(一)鄭州路面施工技術及工藝要求:
一、施工測量定位
施工控制點的引測:根據設計院提供的站外控制點,利用經緯儀在站區(qū)內用坐標法引測坐標控制點(經項目法人及監(jiān)理部門認可)。施工控制點是所區(qū)內所有建、構筑物位置和標高確定的基準。施工控制點采用混凝土樁埋入地下,但現場運輸車輛行駛頻繁,因此需定期進行測量,并做好施工控制點的保護。
軸線控制網的設定:根據站區(qū)施工控制點,進行施工測量定位。
二、材料進貨及檢驗:
所使用商品混凝土、鋼筋等材料要經監(jiān)理審查通過方可使用,取樣時要請監(jiān)理到生產廠家和產地調查取樣。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應由質檢員檢驗是否與取樣材料質量一致,確保原材料符合規(guī)定。
三、定位放線:
用經緯儀進行軸線定位,依據建筑物設計定位坐標和場內控制點坐標進行工程測定位放線,現原有建筑物定位樁進行復核,并布設建筑物控制軸線樁。
四、路基
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度和穩(wěn)定性是保證路面穩(wěn)定的基本條件。
1、素土層采用壓路機整體碾壓,一般碾壓6—8遍。2、路基素土層表面可用平地機和推土機刮平,鏟下的土不足補填凹陷時,應取與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實。3、雨、雪天不宜進行路基施工,以免將基土擾動。4、路基素土層碾壓工程完工時,應恢復各項標準,并會同監(jiān)理及建設單位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5、在素土夯實層上部采用山皮石路基,其厚度為400mm,土壤含量小于12%。6、路基碾壓采用16t振動壓路機,在路基全寬內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的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碾壓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一般需碾壓6~8遍。路面的兩側(路兩側0.5m范圍內的路肩),應多壓2~3遍。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7、路基工程完工后,如遇雨天或積雪融化后,應控制施工機械和車輛通行,若不可避免時,要將碾壓坑槽中的積水及時排出,并將坑槽整平。8、路基的高度、寬度、縱橫坡度和邊坡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9、與公路平交接口處轉彎半徑應控制在9米,并于公路原路基精密壓實,不得破壞原公路路基。
五、模板安裝:
1、混凝土道路施工兩側模板采用相應型號的槽鋼,模板支撐系統采用雙鉤緊線器拉緊,可調絲杠及木方進行支撐。2、端頭擋板采用竹膠模板,并按設計要求的傳力桿位置打孔。3、模板表面涂刷隔離劑。4、模板的標高及直線度均掛線調整。模板的剛度及穩(wěn)定性應滿足要求。
六、混凝土澆制:
1、路面施工采用C30商品混凝土進行澆筑,澆筑前核查商品混凝土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證明文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塌落度:30~50mm,現場檢查的數值不得大于設計給定值。
3、混凝土拌合物攤鋪前,應對模板的間隔、高度、潤滑、支撐穩(wěn)定情況和基層的平整、濕潤情況以及鋼筋的位置和傳力桿裝置等進行全面檢查。4、混凝土板的厚度為200mm,可一次攤鋪,攤鋪厚度應考慮振實預留高度。5、采用泵車攤鋪,嚴禁拋擲,防止混凝土拌合物離析。6、混凝土的振搗:
(1)混凝土的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棒與振搗梁結合的方式。(2)先采用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振搗,然后用振搗梁振搗拖平。有鋼筋的位置振搗時應防止鋼筋變位。(3)振搗器在每一位置振搗的持續(xù)時間,應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砂漿為準,并不宜過振。
(4)振搗時應輔以人工找平,并應隨時檢查模板。如有下沉、變形或松動,應及時糾正。
(5)混凝土拌合物整平時,填補板面選用碎(礫)石較細的混凝土拌合物,嚴禁用純砂漿填補找平。經用振搗棒振搗后,用三滾進行整平。整平時,必須保持模板頂面整潔,接縫處板面平整。
7、混凝土板做面:
(1)做面前,應做好清邊整縫,清除粘漿,修補掉邊、缺角。做面時嚴禁在面板混凝土上灑水、灑水泥粉;(2)本工程混凝土路面壓光,分三次進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無沁水時,再作第二次抹平;第三次抹平即壓光,應掌握好時間。保證混凝土表面光潔、密實。
(3)混凝土面板的縮縫采用切縫機進行切割,應先根據路面的長度確定每道縮縫位置。
8、混凝土試塊的留置:
(1)應用正在攤鋪的混凝土拌合物制作抗壓及抗折試件,試件的養(yǎng)護條件與現場混凝土板養(yǎng)護相同;(2)每天或鋪筑200立方米混凝土,應同時制作2組試件。
七、接縫施工:
1、脹縫:
(1)脹縫間距為12m左右,一般要求設置在道路交叉路口,當相鄰兩路口間距小于12 m時,只要求在路口設置脹縫,當相鄰兩路口間距大于12m時,除路口設置脹縫外,還需要在兩路口之間按規(guī)定增設脹縫。(2)脹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縫隙寬度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p隙上部應澆灌填縫料,下部設置脹縫板。
2、縮縫:
(1)本工程的縮縫施工采用切縫法,利用切割機進行切割,縮縫間距為4m。(2)對于礫石混凝土,切割時的抗壓強度以9.0~12.0MPa為宜。氣溫高,混凝土強度增長快,切割時間要提早。溫差大,切縫時間也要提早。
3、工作縫:
工作縫的位置宜與脹縫或縮縫的設計位置吻合,工作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多車道路面的工作縫應避免設在同一橫斷面上。工作縫傳力桿長度的一半錨固于混凝土中,另一半涂瀝青等潤滑,允許滑動。傳力桿必須與縫壁垂直。
4、填縫:
(1)混凝土板養(yǎng)護期滿后,縫槽應及時填縫。在填縫前必須保持縫內清潔,防止砂石等雜物掉入縫內。(2)灌注填縫料必須在縫槽干燥狀態(tài)下進行,填縫料應與混凝土縫壁粘附緊密不滲水。(3)填縫料的灌注深度宜為7.5cm。填縫料的灌注高度,夏天宜與板面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八、混凝土養(yǎng)護:
1、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養(yǎng)護,本工程采用灑水養(yǎng)護,采用麻袋和遮陰網覆蓋養(yǎng)護(當溫度較低時可采用棉氈或草簾覆蓋等相應保溫措施)。2、混凝土終凝后,及時覆蓋,每天均勻澆水,經常保持潮濕狀態(tài)。3、晝夜溫差大的地區(qū),混凝土澆筑后3天內應采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收縮裂縫。4、混凝土板在養(yǎng)護期間和填縫前,應禁止車輛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的40%后,方可允許行人通行。5、養(yǎng)護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一般宜為7~14天。養(yǎng)護期滿方可將覆蓋物清除,板面不得留有痕跡。6、混凝土板達到設計強度時,可允許開放交通。
鄭州瀝青路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