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鄭州路面病害的養(yǎng)護維修技術
1、路面保養(yǎng)維修主要內容
瀝青路面裂縫處理,瀝青路(橋)面坑槽類維修。瀝青路面裂縫處理主要指包括對龜裂、塊狀裂縫、縱向裂縫、橫向裂縫等病害的處理。
瀝青路(橋)面坑槽類維修包括開槽處理并鋪裝瀝青混凝土來修補路(橋)面松散類(坑槽、松散等)、變形類(沉陷、波浪擁包)及其他病害的處理。
2、裂縫保養(yǎng)維修
(1)裂縫不開槽處理
對于路面上出現(xiàn)的輕微裂縫,可不開槽直接灌注瀝青進行處理,對于縫寬在5mm以內的裂縫,首先清除縫中的雜物及灰塵,然后將稠度較低的熱瀝青灌入縫內,灌入深度約為縫深的2/3,填入干凈的石屑或粗砂搗實,最后將溢出縫外的瀝青及石屑、砂清除;對于縫寬在5mm以上的裂縫,首先除去已松動的裂縫邊緣,然后用熱拌瀝青混合料填入縫中,搗實??p內潮濕時可采用乳化瀝青混合料。
(2)裂縫開槽處理
1)開槽:將開槽機的鋸片調整到適當高度,確保切入深度在1.5-2cm以內,開槽時必須沿著裂縫的走向進行切縫,槽口應保持規(guī)則形狀。2)清槽:開槽擴縫后進行清縫處理,使用鼓風機并配合鋼絲刷把槽口內的灰塵和松散的碎料清理干凈,以提高粘結力。3)備料:密封膠的加熱溫度控制在200℃-210℃之間,出料溫度高于180℃,溫度過高或過低均對處理效果不利。4)灌膠:膠體灌入時控制好灌縫機的走向,在灌好第一遍的5分鐘后再進行一次找平灌縫,并使裂縫表面形成T形密封層。注意控制灌入膠體的高度,如在氣溫相對較高的季節(jié),膠體應該略高于路面(高出0.5-1毫米),氣溫低的季節(jié),膠體應該略低于路面(0.5-1毫米)。
3、坑槽保養(yǎng)維修
(1)網裂及坑槽:主要是由路面水損壞引起的,由于雨水沿裂縫進入瀝青面層內部,加之行車荷載的長期作用,裂縫兩側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網裂、沉陷。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劃出所需修補坑槽的輪廓線,然后用切割機將坑槽范圍內的油層剔除,看基層破損情況,若基層沒有破損但存在裂縫,則先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然后均勻涂刷一層乳化瀝青,最后用粗粒式瀝青混凝土找補至老路頂標高;若基層有破損,將破碎部分剔除,用人工、高壓空壓機清理干凈,如基層潮濕應晾干后進行施工,然后用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將破損部分補齊,進行夯實。瀝青鋪筑時,應調整好松鋪系數(shù),確保碾壓密實后的瀝青混凝土應略高于老路面,邊角要單獨壓實,并做防水處理。(2)沉陷:橋頭及涵洞兩側路基不均勻沉降引起局部路面沉陷,視沉陷量大小以及基層破損情況進行處理:沉陷量較小的路段,基層一般無明顯變形,用瀝青混凝土找平至老路標高;沉陷量較大的路段,基層變形較明顯,將油層和基層剔出后,做5cmCl5水泥混凝土+6cm瀝青混凝土至老路標高。(3)擁包:對于微小的擁包,應將擁包用機械銑刨或人工挖除。如果除去擁包后,路面不夠平整,應予以處治。對于較大的擁包,則應用機械或人工將擁包全部除去,并降低于路表面約10mm,掃盡碎屑、雜物及粉塵后熱瀝青混合料重做面層。(4)車轍:車道表面由于車輛行駛推移而產生的車轍,應將出現(xiàn)的面層切削或銑刨清除,然后重鋪瀝青面層。(5)波浪與搓板:路面僅有輕微的波浪或搓板,可在波谷部分噴灑瀝青,并勻撒適當料徑的礦料,找平后壓實。波浪或搓板的波峰與波谷高差起伏較大時,應順行車方向將凸出部分銑刨削平,并低于路表面約10mm,削除部分噴灑熱瀝青,再勻撒一層粒徑不大于10mm的礦料,掃勻,找平并壓實。(6)凍脹和翻漿:因路基凍脹使路面局部或大面積隆起影響行車時,應將脹起的瀝青路面刨平,待春融后按翻漿處理的方法予以處治。(7)麻面與松散:因嵌縫料散失出現(xiàn)輕微麻面,瀝青面層不貧油時,可在高溫季節(jié)撒適當?shù)那犊p料,并用掃帚掃勻,使嵌縫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大面積麻面應噴灑稠度較高的瀝青,并撒適當粒徑的嵌縫料,應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縫料稍厚,周圍與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齊,并碾壓成型。對于因油溫過高,瀝青老化失去沾結性而造成的松散,應將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做面層。(8)泛油:只有輕微泛油的路段,可撒上3-5mm粒徑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壓路機或控制行車碾壓。泛油較重的路段,可先撒5-10mm粒徑的碎石,用壓路機碾壓,等穩(wěn)定后,再撒3-5mm粒徑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壓路機或控制行車碾壓。(9)脫皮:由于瀝青面層與上封層之間粘結不好,或初期養(yǎng)護不良引起的脫皮,應清除已脫落和已松動的部分,再重新做上封層,所做封層的瀝青用量及礦料粒徑規(guī)格視封層的厚度而定。(10)啃邊:因路面邊緣瀝青面層破損而形成的啃邊應將破損的瀝青面層挖除,在接茬處涂刷適量的粘結瀝青,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填補,再整平壓實。修補啃邊后的路面邊緣應與原路面邊緣齊順。
鄭州瀝青路面施工